
百分点 其中一直备受关注的2020年新生儿数据也最终揭晓:1200万。而这之前公安部公布的造籍在册的数据为1003万多点。
从年龄构成层面看,0-14岁人口占17.95%,15-59岁人口占比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01 少儿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程度加重
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第一,新生儿基础依然很大。
比如美国2020年新生儿数量为360万,日本数据为87.2万。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所在地。
从生育孩次看,2014-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也就是说在出生率平稳下降过程中,有40%的新生儿来自于有孩一族。
第三,生育率降低,但生育意愿尚存。
从2020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住院分娩的担忧,进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我们应当认识到,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呈现负相关是国际普遍现象。
02 二胎占比高的婴童市场机会点在哪儿?
【妈妈经济研究】针对二胎妈妈展开了一次深度调研,发布《2020年二胎妈妈消费洞察》,深度揭秘二胎经济的营销密码。新晋宝妈可能会追求新奇的东西,然而,二胎妈妈的消费理念有了很大转变:消费能力“水涨船高”,二胎购物“精挑严选”。
在母婴快消品市场,奶粉和纸尿裤两大品类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婴儿辅食、洗护类产品的增长速度更快,其中婴儿洗护的增长速度为18.7%,婴儿辅食的增长速度则达到了32%。这说明洗护和辅食品类正在得到中国 母婴消费者的关注,同时,这些细分品类也拉动了整个母婴行业的发展。
二胎家庭的消费力非常强,但前提是需要找到他们的痛点和需求。
《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指出,预计在2019年-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15%,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
儿童零食需要怎样在这个垂直领域脱颖而出呢?让我们来看儿童零食行业的消费诉求。
机会一:健康品质升级
以良品铺子为例,在现有的1000多种零食中,覆盖190种原料,来自30个国家,初步构建了一条全球原料供应链。比如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的芒果,来自伊朗的开心果,来自泰国的榴莲,来自巴基斯坦的松子……良品铺子把这些采购自全球优质原料标准化,通过研发创新,自带高品质标签,从源头的好原料建立起健康零食的根基。
《2020京东母婴婴幼儿营养辅食趋势报告》中显示,2020年儿童有机辅食占比11.2%,与一年前相比增长了4.6%,很明显如今的父母更倾向选择有机食品。
除“有机”以外,主打高蛋白、低糖、全谷物、有机、无麸质等营养成分也受到宝妈欢迎,比如Chobani Gimmies主打高蛋白和减糖;KIND的儿童系列主打有机、全谷物;Hippeas主打「超级食物鹰嘴豆」、「有机」、「植物蛋白」;Good Go t主打「天然」、「有机」等;国产辅食品牌新希望在儿童零食新品牌“象爸星球”,添加了儿童生长发展所需的益生元、蓝莓花青素、DHA藻油等营养成分。
儿童零食作为休闲零食赛道的重要一环,它除了能饱腹和缓解儿童情绪外,还具有社交属性,尤其是3岁以上的孩子,有更高的社交需求,学会分享也是家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新锐品牌奶酪博士,在包装设计上,奶酪博士也采用了明亮的黄色、可爱卡通IP形象,甚至还与「猫和老鼠」联动,以吸引小朋友。
据观察,辅食和零食均通过不同阶段添加不同营养的分阶喂养来拉长消费周期。
以分阶喂养的品牌英氏为例,英氏忆格推出“辅食5阶精准喂养体系”:1阶能坐了,2阶爱咬了,3阶爬得溜,4阶能独站,5阶走得稳,以米粉或面条为主食,包含米饼、磨牙棒和零食等多个品类。
总而言之,每年消费近万亿的儿童零辅食市场,未来可期。
来源36氪,不代表CKE中国婴童用品展观点和立场,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订阅号了解更多行业资讯。CKE中国婴童用品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
新闻推荐
当市场深陷入内卷··woom为何押注中国儿童自行车高端赛道
在儿童自行车行业深陷“价格战”与“功能堆砌”的当下,奥地利高端品牌悟姆woom以“超轻量化”为切入点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这款单价数千元的童车为何选择在消费理性化的节点入局?
足球少年四次创业,用“球场智慧”实现“品牌梦”
虎贝尔从零做到现在,最令我骄傲的不是某一个爆款产品,而是我们的‘事业合伙人制’。我们团队里没有‘等、靠、要’的执行者,只有‘主动找问题、想办法’的推动者。
“误打误撞”到全球畅销 这个中国品牌竟让欧美家长抢着买
儿童产品到底应该服务孩子还是家长?如何在红海市场中走出差异化之路?平台风向逆转,什么样的企业能吃到价值战的红利?
7月1日《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GB 27887—2024)实施
2025年7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GB 27887—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儿童约束系统新国标)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