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所谓得“童”心者得未来,低幼市场人群规模的不断扩充催生了一个新的商业机会,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儿童消费市场规模达到了45000亿,未来5年儿童消费总额年增速有望突破20%。从“宝宝经济”到“孕妈经济”再到当下的“低幼经济”,母婴行业的“淘金热”只增不减。近日,QuestMobile发布最新报告,本文将就低幼经济发展现状、低幼消费人群行为洞察等方面进行分析,看儿童消费市场的商机和爆点在哪里。
低幼经济价值凸显,儿童消费特别是教育支出占比较大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中国新生儿数量确实经历了两年的快速增长,但是在2018年增长稍有回落,截止2019年3月,中国0-6岁(不含6岁儿童)儿童人数约为1亿。整体来看,相较于前几年,低幼市场消费人群规模足够庞大,已然成为母婴消费市场上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
基于此,这个市场的需求正在扩大,同时加速了低幼经济的崛起。据QuestMobile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3月,中国0-6岁儿童消费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预计在2023年达到2.1万亿。母婴行业市场一直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各路商家都要寻找增量市场,近年来,为了延长顾客的生命周期,儿童业态细分市场开始成了风口上的宝藏,其背后是0–6岁儿童人口的巨大商机。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低幼儿童家长人群线上消费价格主要集中在200-1000元,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均显著高于整体网民,可以看出,新生代的妈妈们越来越专业的同时也越来越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做投资。此外,她们使用高价格终端的比例比较高,在3000元以上的占比最多,为32%。儿童消费作为一个新机会正汹涌而来,未来也将成为母婴经济市场的一大增长点。
正如下图所示,教育支出在日常生活支出中占比较大,仅次于食物和服饰。可见,中国家庭非常舍得在教育上花钱,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观念越发提前,消费支出日益增高。就低幼家庭来说,她们的服务大多为80、90后年轻一代,普遍接受了良好教育,同时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得到更科学、合理的教育启蒙。
低幼儿童家长带动线上消费,助力母婴经济增长
当下“80后”和“90后”网购达人进入婚育高峰期,晋升为“生育主力军”,也成为家庭消费的决策主力,她们体量庞大,而且购买力强大。最新数据显示,仅一年的时间,网购的“低幼儿童家长”人群规模增长13.3%,截止2019年3月,低幼儿童家长月活跃用户数约2.4亿。
从低幼消费人群的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占比44.7%,女性占比55.3%明显高于男性,可以说得“宝妈”者得市场。原因在于,每个妈妈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妈妈群体既是服务的体验者、又是消费的决策者,有利于亲子家庭产业延长用户周期,换言之,妈妈人群是家庭消费的入口。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低幼儿童家长人群在手机淘宝的活跃用户数最多,在贝贝的渗透率TGI最高,之前有报告称,80、90后年轻女性用户是母婴电商的核心,也有绝对的购买力,贝贝作为母婴垂直电商中的佼佼者,从创立初期就精准定位于母婴特卖电商平台,更是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后转型移动电商平台,更是坚持非标品的战略路线,可以说完全抓住了消费者心智。其次是近两年迅速崛起的拼多多,坚持低价策略,瞄准三四五线城市,更是深得低线市场消费者的芳心。同时,也反映了“低幼儿童家长”人群裂变能力强,在社交类电商中表现突出,且偏爱团购。
“低幼儿童家长”人群的扩充直接助力母婴经济的增长,至此,儿童消费市场也掀起了“淘金潮”。
文章来源:新母婴店
新闻推荐
足球少年四次创业,用“球场智慧”实现“品牌梦”
虎贝尔从零做到现在,最令我骄傲的不是某一个爆款产品,而是我们的‘事业合伙人制’。我们团队里没有‘等、靠、要’的执行者,只有‘主动找问题、想办法’的推动者。
优贝的儿童自行车“逆常识”走红藏着什么争议?
当家长们还在为“选哪款儿童自行车更安全、更划算”纠结时,一个中国品牌却把目光从“买单的家长”移向了“骑车的孩子”。
热点资讯
海拍客拟赴港上市、曼龙推出森系探趣摇铃礼盒、《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正式实施、阿里国际站发布英国婴儿车及幼儿推车进口合规指南
当市场深陷入内卷··woom为何押注中国儿童自行车高端赛道
在儿童自行车行业深陷“价格战”与“功能堆砌”的当下,奥地利高端品牌悟姆woom以“超轻量化”为切入点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这款单价数千元的童车为何选择在消费理性化的节点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