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双11”
位于东升镇的臻隆婴童公司线上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比2014年“双11”销售额翻了一番
其中ST136轻便婴儿车销量达2万多台
这对于婴童产业来说
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面积超过75平方公里的东升镇,聚集着为数不少的童车整车及配套生产企业,以及相关婴童产品生产企业,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童车作为中山婴童用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不少新秀崛起,加上传统的品牌企业,中山在广东乃至全国童车业都有一定影响力及品质优势。即便如此,中山婴童产业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瓶颈:集群能否做大?能否诞生像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近日,记者走进中山童车企业进行探访。
企业发展遭遇“成长烦恼”
走进位于东升镇为民路的中山市臻隆婴童用品有限公司,你就会发现,各条流水线正在有条不紊地忙活着。
臻隆等企业虽然主打的市场不同,但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首先就是企业的负责人、管理人员或者工程师都有在隆成集团工作的经历,这在近几年新成立的童车企业中较为普遍。
这些负责人长期与海外市场打交道,在产品品质、行业标准、产品功能开发等方面,具有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意识。他们创业后,延续了外资企业良好的品质管理经验和设计理念,推出不少新创意和高技术含量的童车产品,引领市场潮流。比如硕森推出的一款汽车座椅,可以实现360度旋转,国内企业短期内很难模仿。
中山市婴童用品协会秘书长孙淑怡介绍,中山童车产业起步早,发展稳,得益于产品出口欧美地区,中山童车企业一直和一些国外的大企业合作,而且地域优势明显,企业接触面广、信息流通快,思维更开阔。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山童车产区已经形成了从模具开发、注塑、包装、原材配件等配套的产业链,可以满足童车企业一站式采购需求。这一点,刘晓伟表示认同,出于扩产和节省成本需要,他曾在老家广西购置了60亩地,并尝试购买了低端产品在当地组装,后来发现当地产业配套不够,出口物流成本高,“东升产业配套完善,非常适合发展童车产业。”
虽然实现了稳健增长,但是中山童车也有“成长的烦恼”。国内市场方面,同行业抄袭较为普遍,低质低价产品冲击市场。刘晓伟说,公司一年花三五百万费用研发的产品,被其他企业抄袭,卖得比臻隆还好,维权难且成本高,让原创型企业大多数时候“束手无策”。他指着一款“精灵”系列的童车跟记者说,这款自己企业在国内销售了10万台,但河北一家仿冒企业销售量超过20万台。靠什么?低质低价。
刘晓伟曾遇到这样一件尴尬事:曾去参加国内的大型展会,发现仿冒自己产品的企业订的展位居然比臻隆的还要大,向展会组委会维权,侵权方顶多当时不再展示侵权产品,但是之后照常销售,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力不从心。河北的平乡、湖北的汉川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童车生产基地,凭借内地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等优势,基本靠模仿和“拿来主义”,产品以低价占领市场,对我市童车的内销市场造成很大影响。
其次,海外市场的萎缩让企业开拓出口市场时遭遇发展困境。例如全球最大的玩具零售商——玩具反斗城宣告清算破产,海外销售渠道重组,严重影响客户下单的信心和数量。不仅如此,近几个月,出口企业感受到了美国市场萎缩带来的影响。硕森公司董事长吴伟雄对记者表示,从9月开始,企业真正感受到了美国市场的萎缩,出口型童车企业正在调整出口战略,向欧洲、中东和亚洲等市场转移。
另外,吴伟雄和刘晓伟都表示,虽然东升镇产业配套齐全,为婴童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但对于处于上升期的企业而言,企业增资扩产面临着土地问题,两家企业都在小榄起步,都曾因产能扩张搬到东升,如今,又都只能选择到外地购地为产能进一步扩张做准备。
转型要走品牌路
中山婴童用品行业虽然技术实力在国内领先,但现在却没有一个可以叫得响的行业品牌。记者采访中,企业都喜欢说起江苏的“好孩子”。江苏童车产业近年发展较快,江苏昆山的知名品牌好孩子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儿童用品公司及中国最大的母婴产品分销和零售平台。2010年11月24日,好孩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
在刘晓伟等行业人士看来,中山童车产业虽然起步早、产业集聚,但是龙头不足,要做大做强中山婴童用品产业还需培育“好孩子”这样的大品牌,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头作用,提高行业影响力。
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广东省玩具协会、中山市婴童用品协会对全市童车产业进行了联合调研,并于今年7月份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山童车产业的调研情况报告和建议》,该建议指出,虽然目前产业遇到发展瓶颈,但通过调研也发现了新的经营模式,如整合和引导得当,将可大大提升中山童车产业地位和市场份额,因而期盼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扶持。
孙淑怡等行业人士建议,中山童车产业是从OEM起步发展起来的,很多企业常年做代加工,对市场不了解,想做品牌而不知如何做,不少企业停留在低价低质的怪圈中艰难生存。不过近年来中山涌现出一批嗅觉敏锐,实操能力强的新锐企业家,走出了一条以品牌为轴心,整合上下游资源的营销新模式。如宝蓓悠、普洛可公司,研发产品时走的是高端童车路线。
新营销模式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回报,产品销售直线上升。如宝蓓悠2013年推出一款高景观、可携带上飞机的童车,2014年连续半年都是淘宝销量第一;童梦公司采用新模式后年销售额过亿元。这或许是中山童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产业集群也需要提高引领发展能力。今年8月份,我市出台了《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行动计划中提到要求实施集群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增强集群经济引领发展能力。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带动战略,推动产业集群从制造为主向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发展转变,从贴牌生产向品牌化经营转变。这方面既需要企业提高创新水平和拓展市场,也需要政府引导,把这样一个在业内人士看来仍旧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较为松散的产业集群“推上去”。
“中山婴童用品产业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这里面蕴含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政府能够高度重视‘推一把’,有力推进资源整合,这个产业集群将变成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好例子。”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童车生产企业负责人说。
孙淑怡建议,政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大对品牌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给予扶持;构建便捷和优惠的物流配送体系等举措。在采访中,得知中山古镇、黄圃、大涌三镇建有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刘晓伟颇感兴趣。他希望政府部门也可以针对童车产业集群特点,考虑设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这样对热衷于创新的企业来说是保护更是激励。
来源:中山日报
刚刚过去的“双11”
位于东升镇的臻隆婴童公司线上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比2014年“双11”销售额翻了一番
其中ST136轻便婴儿车销量达2万多台
这对于婴童产业来说
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面积超过75平方公里的东升镇,聚集着为数不少的童车整车及配套生产企业,以及相关婴童产品生产企业,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童车作为中山婴童用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不少新秀崛起,加上传统的品牌企业,中山在广东乃至全国童车业都有一定影响力及品质优势。即便如此,中山婴童产业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瓶颈:集群能否做大?能否诞生像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近日,记者走进中山童车企业进行探访。
企业发展遭遇“成长烦恼”
走进位于东升镇为民路的中山市臻隆婴童用品有限公司,你就会发现,各条流水线正在有条不紊地忙活着。
臻隆等企业虽然主打的市场不同,但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首先就是企业的负责人、管理人员或者工程师都有在隆成集团工作的经历,这在近几年新成立的童车企业中较为普遍。
这些负责人长期与海外市场打交道,在产品品质、行业标准、产品功能开发等方面,具有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意识。他们创业后,延续了外资企业良好的品质管理经验和设计理念,推出不少新创意和高技术含量的童车产品,引领市场潮流。比如硕森推出的一款汽车座椅,可以实现360度旋转,国内企业短期内很难模仿。
中山市婴童用品协会秘书长孙淑怡介绍,中山童车产业起步早,发展稳,得益于产品出口欧美地区,中山童车企业一直和一些国外的大企业合作,而且地域优势明显,企业接触面广、信息流通快,思维更开阔。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山童车产区已经形成了从模具开发、注塑、包装、原材配件等配套的产业链,可以满足童车企业一站式采购需求。这一点,刘晓伟表示认同,出于扩产和节省成本需要,他曾在老家广西购置了60亩地,并尝试购买了低端产品在当地组装,后来发现当地产业配套不够,出口物流成本高,“东升产业配套完善,非常适合发展童车产业。”
虽然实现了稳健增长,但是中山童车也有“成长的烦恼”。国内市场方面,同行业抄袭较为普遍,低质低价产品冲击市场。刘晓伟说,公司一年花三五百万费用研发的产品,被其他企业抄袭,卖得比臻隆还好,维权难且成本高,让原创型企业大多数时候“束手无策”。他指着一款“精灵”系列的童车跟记者说,这款自己企业在国内销售了10万台,但河北一家仿冒企业销售量超过20万台。靠什么?低质低价。
刘晓伟曾遇到这样一件尴尬事:曾去参加国内的大型展会,发现仿冒自己产品的企业订的展位居然比臻隆的还要大,向展会组委会维权,侵权方顶多当时不再展示侵权产品,但是之后照常销售,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力不从心。河北的平乡、湖北的汉川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童车生产基地,凭借内地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等优势,基本靠模仿和“拿来主义”,产品以低价占领市场,对我市童车的内销市场造成很大影响。
新闻推荐
4.8kg碳纤维黑科技,Kinderkraft KP10成90后爸妈遛娃新图腾
在母婴出行领域,Kinderkraft KP10碳纤维婴儿车(以下简称KP10)凭借轻量革新、安全升级、智能体验三大核心优势,成为2025年现象级爆款,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引发“晒单热潮”。
“误打误撞”到全球畅销 这个中国品牌竟让欧美家长抢着买
儿童产品到底应该服务孩子还是家长?如何在红海市场中走出差异化之路?平台风向逆转,什么样的企业能吃到价值战的红利?
热点资讯
海拍客拟赴港上市、曼龙推出森系探趣摇铃礼盒、《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正式实施、阿里国际站发布英国婴儿车及幼儿推车进口合规指南
7月1日《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GB 27887—2024)实施
2025年7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GB 27887—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儿童约束系统新国标)正式实施。